视界融合与文学理论的前景——“文学理论: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

跨文化 跨学科 文论 比较诗学

发布者:sudy2019发布时间:2012-11-15浏览次数:9

全球化时代,在西方文化理论和价值观念不断入侵和渗透,中国文论话语被长久的移植性生产所占据的状态下,中国文学理论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实现其范式转型与 理论重构?中国文学理论该如何应对文化本土化、民族化与文化一体化、同质化的矛盾?中国文学理论的边界该如何厘定?中国文学理论的出路何在?正是为了解答 中国文学理论所面临的这一系列新问题,在多元文化的视界融合、平等对话中拓展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新格局,由中国外国文论及比较诗学学会与陕西师范 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理论: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9日至30日在 陕西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90余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西建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晖研 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吴晓都研究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畅广元教授,中国外国文论及比较诗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启超研究员分别致辞。大会共安排三场主题发言和四场小组讨论,收到研究论文50余篇。

与会学者围绕大会主题“文学理论: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展开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探讨。

一、跨学科视域中的文学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文化研究思潮被陆续介绍到国内,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就掀起了文化转向的波澜。

在此次会议有关文学理论之文化转向的讨论中,中国社科院金惠敏研究员认为未来的文化研究将走向超越“现代性”文化研究与“后现代性”文化研究的“全球性” 文化研究模式,这种模式能避免“大全”(“全域主义”)和“整体”(“球域化”)的文化帝国主义嫌疑以及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全然无视,其灵魂是扬弃了现 代性和后现代性哲学的“全球对话主义”哲学。中国社科院叶舒宪研究员则指出文学理论的“文化转向”之渊源是文化人类学转向,以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研究姿态出 现的文学人类学对于促进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范式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圳大学李健教授通过回顾总结胡经之先生的学术历程,认为从文艺美学到 文化美学不仅是胡经之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路向,同时也昭示出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政治与文学、审美之间历来便是相互纠缠、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的。与会学者结合当前时代的文化现状,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首都师大陶东风教授认为,中国大众消费文化的真正危害,并非缺乏什 么抽象的“崇高理想”、“终极关怀”、“宗教精神”,而在于娱乐自由和消费自由对于政治自由的遮蔽。因此,真正的文化批评应该超于狭隘的学院精英主义立 场,拒绝抽象的审美主义批判和道德主义批判,而走向具体的、扎根本土现实语境的政治批判。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从后阶级政治/阶级政治、微观政治/宏观政 治、审美政治/实践政治等三个维度对“文化政治”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在他看来,与社会政治不同,文化政治不关心权力关系,不注重宏大叙事,不割离审美与政 治的关联,而是关心种族、民族、族裔、身份、性别、年龄、地缘、生态等问题,关注局部性、微细性的事物与个体的人生、生命、生活、生理、心理等具体方面, 注重审美与社会实践的呼应与衔接。哥伦比亚大学Mahmood Mamadani教授则从文学和文化层面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伊斯兰问题进行了解读。作为社会事件的话语问题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与 会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对法国话语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他认为福柯式的法国话语理论对当代哲学、社会理论、文学理论和历史研究具 有深远影响,但在如何强化话语理论与社会制度实践、物质实践的关联以及如何确立一些反话语的策略等方面存在弊病和不足。西南大学代迅教授探讨了中国文论话 语方式的危机与变革问题。他认为改变中国文论“述而不作”、“依经立义”的传统及其经验性、点悟性特征,吸取西方文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对 于推动中国文论话语方式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彭修银教授从结构张力、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实践性张力、包容吸纳张力等四个层面探讨了中国 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张力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毓红教授探讨了文学批评话语存在与分析的意义问题。在他看来,只有面对言语事实,从自身出发,将 批评话语的基本构成、具体特征和具体价值及其生成过程、运作方式等问题清理出来,批评话语分析工作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二、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全球化背景下,由独立自足的封闭状态走向跨文化的视界融合,已然成为文学理论实现范式转换和理论重构的必要途径。

在关于跨文化语境下的西方文论研究的讨论中,中国社科院周启超研究员认为坚持国外资源的多方吸纳与本土资源的深度开采,在兼收并举与平等对话中实现同不同 文化形态、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国外文学理论气象的基本表征。湖南师大张文初教授和黑龙江大学马汉广教授都谈到了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前者 通过阐释异托邦的内涵及特征,以俄国形式主义、艾略特等人的象征主义、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等诗学形态为案例,分析了20世纪前期西方诗学的异托邦倾向。 后者则认为异托邦是一个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融合统一的空间拓扑结构,是福柯以话语理论为基础的历史观念的集中体现,历史之维就是在异托邦中以某种特殊 的空间艺术展示出来。西北大学段建军教授立足于巴赫金生存诗学视角,探讨了“自我”与“他人”在审美创造与生存实践中的共生关系,揭示了巴赫金这一思想所 开启的独特的生存诗学意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李茂增副教授结合卢卡奇有关现实主义小说的使命与特质的论述,对其历史总体性思想进行了阐释。陕西师大赵文副 教授对《新左派评论》的“后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关于“世界文学”的争论进行了解读。在关于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论研究的讨论中,中国社科院党圣元研究员和 史忠义研究员都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文心雕龙》进行了探讨。前者对《文心雕龙》有别于“纯文学”的“大文论观”进行了分析,认为刘勰的“宗经”思想、五经皆 文的观念、“擘肌分理,惟务折衷”的思想态度、“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思想方法对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后者将《文心 雕龙》置于世界诗学的历史视野中进行考察,指出《原道》、《征圣》、《宗经》原则的普遍性以及《文心雕龙》与现当代文学理论的互补性,提出“诗言志”的真 谛是言万物之生命意志的观点。陕西师大裴亚莉教授选取《白毛女》、《祝福》和《李双双》三部影片对喜儿、祥林嫂和李双双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探讨了在新中 国17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和各种人群的信仰表达问题。华东师大筑洪波教授借助“互文性”、“拼贴法”等西方文论话语对《西游记》的经典化机制进行 了新的阐发,认为当代西方经典理论与《西游记》的经典化历程完全吻合。除以上对中、西方文论各有偏重的讨论之外,湖南师大赵炎秋教授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 对文学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边缘化现象做了分析,指出了它的三种基本类型:第一人称叙事者人物角色的淡化、第一人称叙事者人物身份的虚化和第一人称叙事者的暂 时退出故事。南京大学汪正龙教授对东西方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及其在塑造人性、激发理想等方面的价值功能进行了探讨。西北大学高字民副教授则讨论 了作为跨文化戏剧之典型的大型现代舞剧《海伦之梦》对于当代中国戏剧在艺术创作、产业运作、跨文化交流、国际传播方面的启示意义。

三、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与学科建设文化全球化时代,面对生存语境与文化背景的转变,文学理论如何在跨文化与跨学科的视界融合中开展知识生产与学科建设,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

中国社科院吴晓都研究员对已遭闲置的俄苏传统思想资源进行了回溯研究,认为在跨文化、跨学科的语境中重新审视俄苏文艺思想遗产,对于俄苏文艺“思想形象” 的重构、俄苏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深化以及文论学科建设的整体推进都具有重要意义。陕西师大尤西林教授认为应当在人文学科的建构中去思考文学理论,并将文学经 验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使文学理论成为既不脱离经验又保持理性思考的人文学科。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对当前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进行了思考。他主张学 界不宜仅仅“求同”,更应将差异性纳入可比性内涵之中。在他看来,比较文学的趋势是世界文学发展阶段,而承认文明之异质性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将进一步完 善和推进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建设。陕西师大李西建教授通过论述“后理论”概念的演化、内涵以及它所赖以形成的文化场域,分析了该问题对于文学理论知识图景的 生成在知识面貌、知识范式、理论表征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路径及选择进行了探讨。华中师大胡亚敏教授对中国当今文学创作 和批评的价值判断缺失和失范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其根本症结不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和政策法规的缺陷,而在于人性尤其是民族性上的劣根 性。中山大学王坤教授基于对文学理论的知识性与教育性双重特性的分析,阐释了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理论之本体论根基及其缺陷,认为文学理论重构的关键在于反 思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弊病,将文学当作文学而不是生产知识的原材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弛教授对后现代之后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只有重建诗学的基 本价值与评判标准,重建人与“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的联系,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才具有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云雷副研究员以中国与中国文学的阐释为核心,通 过讨论中国文学与中国经验的关系、世界格局中的价值观及文学在其中的作用、“底层文学”传统及其可能性等问题,认为能否呈现出中国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展示出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和矛盾之处、探讨并建立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发展出一种新的美学,是当今中国文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陕西师大张俊副教授认 为“理论”与文化研究作为文学理论在新时期的两次转型变迁,意味着文学理论必须放弃固有边界及学科自足性,成为一种新的跨界知识形态。山东师大和磊副教授 结合当代中国文艺学话语建构的现状,认为文艺学学科建设应回到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原点问题之上。山东大学杨建刚博士后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苏联马克 思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之间的论争之考辩,指出了两者对话沟通的可能性,认为对话沟通应该成为推动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翻译作 为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于促进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深层沟通与融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所当然地,学术原典翻译与文学理论建设问题 也受到了与会学者的重视。暨南大学黄汉平教授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指出了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新趋向,从翻译主体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剖析了文学翻译的基 本策略,并探讨了西方一些主要的译学流派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适用性问题。中国社科院傅浩研究员则结合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提出了“贴与离”的理论,就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词法、句法、说法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贴近理论与远离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陕西师大文学院裴亚莉教授、苏仲乐教授、陈越副 教授、张俊副教授、赵文副教授、唐健军副教授、霍炬博士、刘凯博士、杨国庆博士等中青年学者精心准备的一组译文作品也参与了会议研讨,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 泛关注。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社科院史忠义研究员主持,中国社科院党圣元研究员与陕西师大文学院院长李西建教授分别做总结发言。党圣元研究员认为此次会议的胜利召开, 为文学理论界日后围绕这一论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李西建教授指出此次会议所提出的新见解与新问题,对于促进文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学科建设和 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