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理论 跨文化 跨学科

发布者:sudy2019发布时间:2012-11-15浏览次数:11

由中国外国文论及比较诗学学会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理论: 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于 2011 年 10 月 29 日至 30 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大会共安排三场主题发言和四场小组讨论,收到研究论文 50 余篇。会议论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 跨学科视域中的文学理论。

金惠敏认为,未来的文化研究将走向超越现代性文化研究与后现代性文化研究的全球性文化研究模式,其灵魂是扬弃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哲学的全球对话主义哲学。 叶舒宪分析了以跨文化、跨学科姿态出场的文学人类学对于促进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陶东风认为,真正的文化批评应超越学院精英主义立场,拒 绝审美主义、道德主义批判,走向扎根本土现实语境的政治批判。姚文放从后阶级政治/阶级政治、微观政治/宏观政治、审美政治/实践政治等三个维度对文化政 治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周宪指出,福柯式的法国话语理论对当代哲学、社会理论、文学理论和历史研究具有深远影响,但在如何强化话语理论与社会制度实践、物质 实践的关联及如何确立反话语的策略等方面存在不足。代迅认为,改变中国文论述而不作、依经立义的传统及经验性、点悟性特征,吸取西方文论的逻辑推理和科学 分析方法,对于推动中国文论的话语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 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

周启超认为,坚持国外资源的多方吸纳与本土资源的深度开采,实现与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融合,是当代国外文论的基本表征。张文初以俄国形式主义、艾略特的 象征主义、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为案例,分析了 20 世纪前期西方诗学的异托邦倾向。马汉广则认为异托邦是一个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融合统一的空间拓扑结构,是福柯以话语理论为基础的历史观念的集中体现。 段建军立足于巴赫金生存诗学视角,讨论了“自我”与“他人”在审美创造与生存实践中的共生关系。党圣元和史忠义都对《文心雕龙》进行了探讨。前者认为《文 心雕龙》有别于“纯文学”的“大文论观”,对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论具有重要意义。后者论述了《原道》、《征圣》、《宗经》原则的普遍性及其与现当 代文论的互补性,并指出诗言志的真谛是万物之生命意志。裴亚莉以喜儿、祥林嫂和李双双三个荧幕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探讨了在新中国十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各 个时代和各种人群的信仰表达问题。赵炎秋对文学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边缘化现象及其基本类型进行了分析。

(三) 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与学科建设。

吴晓都提出,重新审视俄苏文艺思想的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尤西林主张在人文学科的建构中思考文学理论,并将文学经验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曹顺庆对比较变 异学理论进行了阐释。李西建分析了“后理论”对于文学理论知识图景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李云雷认为,能 否呈现出中国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展示出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和矛盾之处,并建立一种新型价值观,发展出一种新的美学,是当今中国文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 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