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6日,“文学批评生态”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湖北省文艺学年会在江汉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湖北省文艺学学会、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 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有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生态”、“地域文学批评及其生态”、“古代文学 批评及其生态”、“国外文学批评及其生态”以及其他有关文学批评生态的话题展开讨论,从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学术体制等不同角度对“文学批评生态”进行了 阐释和反思。
基于对“价值多元时代文学批评如何履行自身使命和责任”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亚敏教授以《文学批评还需要价值判断吗?》为题,从“文学批评自 身的多元化发展”和“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走向”两个方面,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价值判断逐渐消退的原因,呼吁文学批评重新对当前的文艺现状 进行价值判断,重塑社会理想,帮助公众反思自身的存在方式,恢复其对现实的影响力。胡教授提出,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文学批评要发挥作用,首先就要确定价值 判断的参照系:一方面,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的价值域从起点到终点都应该围绕人的活动展开;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处理价值多元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考 虑到价值的相对性和悖反性。同时,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应避免那种使文学批评面目可憎的权威化。
文学批评的当代发展应当立足于当代社会语境,社会语境的变迁必定会影响到文学批评的发展。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彭松乔教授从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出发,认为当代 社会的文化生态已从革命文化一元独大的文化景观走向多元文化共生的良性生态状况。与之相应,视域全球化、传播媒介化、运作市场化的新型文学生态取代了 1978年以前的视域意识形态化、传播单一化、运作把关制的旧文学生态,文学批评生态也从之前体制化的言说空间、审判官式的言说方式和专业化的批评格局变 成了市场化的言说空间、消费化的言说方式和网络化的批评格局。文学批评的出路在于批评的守正、调适和提升。同样出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关注,武汉大学文学院 刘春阳博士提出,随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文学批评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引起文学存在方式的改变,“类型文学”的出现正是这一现象的反应:一 方面,网络、手机、MP3(4)、电纸书等多种媒体的介入,改变了文学的写作、阅读、批评及传播方式,直接促发了“类型文学”的兴起。另一方面,数字传媒 所带来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现象,以及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变化,都为“类型文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荆楚理工学院数理学院副教授吴浪平提出,网络的高速发展 为文艺批评带来了新的空间,使其产生了民间性、即时性、互动性、无功利性、鲜明的网络语言风格等特点。网络批评空间的兴起,可以拓展文学批评史、思想史的 范围,但也存在随意、不易保存、学术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应考虑如何将其引入学术空间。
对中国当代文艺界、文学体制等问题的宏观把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文学批评生态的良好发展。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熊元义提出,要推进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就必须 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这一伟大实践,在科学地解决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实践以及中国当代文艺发展的矛盾的过程中创造出当代的文艺理论。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首先,在推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其次,在推动中国当代 文艺批评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最后,在全面客观公正地总结文艺理论发展史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 授庄桂成提出,中国当代的文学活动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都被纳入一种体制之中,文学批评也要根据体制的要求来表达和产生。简言之,文学体制对文学批评 产生影响的因素有文艺政策、文学组织、文学刊物、文学会议等,面对新的社会语境,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要想构建和谐的批评生态,就必须及时改革文学体制中不适 应甚至阻碍文学批评发展的成分。
生态批评是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话题,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吴艳教授在分析近年来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整体主义’是思维方式的一次革 命,是在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理论思维方式方面的对‘中心论’和‘二元论’的超越”等观点。从超越“中心论”来看,用生态整体主义评判文学的不同文体,可能 会带来文学史原有秩序的改变;也会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超越“二元论”来说,莫兰的“复杂思维范式”以中国老子的智慧和现代物理学理论中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对现代科技进行批判,主张思维方式由线性的、孤立的、有序的向整体论的、复杂的思想转化。这些思想,对具体的文学批评和文学批 评理论思维方式都有启发。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周进珍副教授认为,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 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具体地说,生态批评具有两大特征,即关注人的生存和具有开 放性特色。这些特征使其拥有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空间,成为一种最贴近文学批评本质的批评和一种极富生命活力的批评。
在考察生态批评思想根源的过程中,武汉大学文学院冯黎明教授认为,生态是现代性带来的问题,其理论根源有三个:以卢梭为代表的思想、以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 为代表的审美解放、现象学的反思。要想从技术上解决生态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对之进行人文批判,即从“知识批判”、“集权主义批判”和“身体批判”三个 方面进行细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念然教授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提炼出“和谐”这一基调,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中“和谐美学观”的突出表现为:追求美与善的统 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等。这种和谐意识深深渗透到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思维方式以及审美理想的表达之中,在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宇宙 意识、超越意识等方面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智慧,能为现代生态伦理精神的形成、生态化的美学思想平台的建构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对中国古典美学生态智慧的挖掘转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庆卫认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近年来日益成为生态主义的 一个重要派别,其主要观点不是一般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并强调人类在检讨自身的同时,不应放弃人类的自身尺度,乃至 提出重返人类中心主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能够给予我们启示是:把对当代生态问题的思考和生态批评的建构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可以使这一 新兴的批评理论获得更为完备的思想基础和严谨的学理支持。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贺天忠提出,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统一体的,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物质变换关系。这既非主体实践本体论即人类中心主义的,也非心理本体论即心理中心主义和生态中 心论即科学主义的等互不关联的某种单一化视角的美学解读,而是蕴含着在掌握主客体辩证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而向无限永恒的宇宙自然渐趋靠近,实现人类与大宇宙 的共生同在。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李文斌副教授将生态批评落实到具体的文本分析上,通过对印度古典剧作家迦梨陀娑的名作《沙恭达罗》与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暴 风雨》的细致对比,解读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观念。武汉纺织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李展以废名、沈从文、孙犁的文学写作为考察对象,认为从1920 年代废名开始的“人的点化”、沈从文的“物我平等”、孙犁的“人与自然”的“双重凸显”,凸显了在中国整个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人的主体性在不断加强的历史 趋势,即使在自然风景中也不例外。因此,他提出:在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不仅仅只是特定的地域自然景观的表现,而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了个体的人参 与历史进程的文学无意识。
要促进文学批评的生态发展,就不能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中南民族大学胡家祥教授在探讨“中国文论走向世界是否可能”时提出,当代中 国文论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失语”现象,失语的症结在于失心,要克服失语现象就必须回归中国文论的诗性资质,特别是中国文论中的气韵与意境理论,最可能走向 世界。要真正使中国文论走向世界,就应该做到“西方文化方以智,中国文化圆而神。各有千秋当互补,只取一端非法门”。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刘 倩月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中,应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第一,采取“返本”式研究,回到古代文学批评所产生的社会语境和文学语境中去,将研究立足 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尊重历史的事实。第二,坚持“通变”的思想,把握其发生发展的动因,找到它发生发展或嬗变的逻辑进程,并由此来获得古代文学批评研究 的前瞻性。第三,致力于“重建”的目标,打破传统文论的话语体系,融铸新的话语体系。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张金梅从解读国家社科基金入手,统 计分析了历年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的古代文学项目,为古代文学批评的生态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为了从实践意义上构建文学批评生态,与会学者们针对文学批评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武汉大学文学院唐铁惠教授提出,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从其内在统一性 和总体特色来说,是一个本体论信念,即“文艺是现实(生活、自然)的真实再现(模仿、反映、认识)”。但跨过这个本体论,其理论内部有着两种不同的价值 论,即“文艺低于现实”论和“文艺高于现实”论。实际上,文艺与现实事物一样,具有自身不可重复的特殊性,文艺的性质和价值因认识者的认识而生成而变化, 关于文艺的一切探讨应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达个人性的审美趣味;第二,宣扬一种文艺观;第三,提出一定的意识形态诉求;第四,鼓吹一种人生信仰。 湖北师范学院张开焱教授以“艺术形式政治潜素与政治意义及其形成机制”为题,深入分析了艺术形式与政治性的问题,认为艺术形式不仅仅只是形式,还是表述的 内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韩军从叙事学入手,认为新旧理论交错中的“隐含作者”以其同时具备的形式与伦理的思想形式特征,体现出持续的学术反思力: 其一,“隐含作者”以其中介性,打破了西方理论要素式进程中的彼此分隔的局面,而构成作者、文本、读者的交流情境;其二,“隐含作者”以其动态性,充分展 现了叙事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三,“隐含作者”以其伦理性,又在后现代氛围中,张扬了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理想,从而以思想的 高度保持着对于现实的关注与反思。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吴晓红对现代阐释学中的对话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海德格尔的本体论阐释学专注语言作为开端 性言说的神秘、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着重于解释理解之谜、巴赫金的存在主义阐释学主张有着独立意识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三位大师的阐释学思想虽各具不 同特点,但在思想的现代性上却一脉相通,即他们都主张阐释学的意义只能在对话中生成。
武汉大学文学院张荣翼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围绕生态批评、批评生态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要深入探讨生态批评,就必须从“生态批评何谓”、 “生态批评何为”、“生态批评何往”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文宪在闭幕辞中提到,学者们从价值观念、社会文 化、学术体制等角度对文学批评生态进行了阐释,批评生态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比如说知识语境的生态状况,即学科知识专业化、学者的研究范围等都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批评生态的发展。文学批评生态,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