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的“理论终结”、“ 理论死亡”、“ 理论之后”等话题的广泛流行,重新思考原有的知识体系也在中国文艺学界展开。的确,回顾文学理论的兴衰历程,对原有理论形态的反思、考量是文学理论研究必然的趋势。鉴于此, 2013年7月6日至9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文学理论的未来”高端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学者,就文学理论的未来走向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与会学者首先触及到文学理论所处的危机、困境的状况,对其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张永清教授指出文学理论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以作者为中心展开的,要恰切回应当下文学理论面临的持续危机和严峻挑战,就有必要从整体上对作者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反思。辽宁大学高楠教授指出文学理论理论与对象两个方面的扩容,直接导致了文学理论的危机。他指出文学理论扩容的领域属性体现为文学理论主体性。上海师范大学杨文虎教授指出文学理论地位的失落,跟文学与社会结构关系的变化有关。现在中国文学理论却越来越失去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的文学理论要有未来,它一定要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哈尔滨师范大学黄光伟副教授指出文学理论的危机原因在于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问题意识,心态浮躁,缺乏建设的成果和思想大师。黑龙江大学马汉广教授指出文学理论的危机最为重要的是大众文学观念和经典文学观念不通融。因此解决“文学是什么”的问题非常重要。
文学理论如何走出危机和困境,与会学者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在后人文、后人类时代,过分张扬人类作用的观念应该受到某种反拨。理论的作用应受到限定,尤其是来自文学的理论,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解释文学和文化现象。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反思了文艺学研究方法、观念的不足,指出文艺学研究走向文化生态的必然性。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毓云教授探讨了文学理论的相对性品格。她指出国内外文学理论的发展总是在两极中游走,造成一种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模式,造成实践性和批判性品格的降低。文学理论应坚守实践性的相对性,反对理论的绝对性和普遍性。北京师范大学李春青教授指出了文学理论三种走向:从哲学走向历史、从理论走向阐释、从审美走向文化。安徽师范大学顾祖钊教授指出了文学理论发展的几个方向:文学理论需要天才,文学理论的未来要回顾一下新时期我国理论家的看法,建立文化诗学是合理的路径。哈尔滨师范大学于茀教授提出文学理论发展有一个根本向度。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理论,不是单纯的价值判断,还是认知判断,而是通过理解解释其目的作出真理性回答,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西南大学肖伟胜教授分析了文学理论存在的霸权谱系,主张通过解构霸权让文学理论自身的领地,文学批评必然要转向文化批评。
文学理论的发展与中国语境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和当下的语境是无法超越的,与会学者注意到这个语境,从这个角度探析了文学理论走向的问题。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探析了后现代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提倡当代文论的多元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殷国明教授总结了了文学理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指出文学理论的未来应该走出西方理论的范围,应该回归文学自身,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启超研究员,针对当前学界对文学理论“身份”与“功能”之认识上的粗放模糊,从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文化功能、存在状态,提出作为人文科学、话语实践、跨文化旅行的文学理论,并且还介绍了发展文学理论的具体实践情况。江西师范大学赖大仁教授回顾了新时期当代文论发展史的破、引、建三者交织互动的历史循环运动,指出了当代文论应该从“文化研究”应回归 “文学研究”;从阐释现象回归思考问题;从注重生产“知识”回归重建“理论”,最终要寻求人学方向。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反思了中国文论向外转的种种问题,指出回到文学审美性才是文学研究的学科本位。河北师范大学邢建昌教授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本质论的理论演变。文学本质论表征着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追问文学本质,承载了特定历史境遇中的文学观念,承担了社会与人双重建构的使命。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提出当代文学经典化之路要重视史料研究,融合传统实证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对王元化“文赋讲义”进行了笺释,体现出对中国本土资源的重视。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探讨了中国美学的悲剧意识涵义、类型、在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概括了中国美学悲剧意识的特征。杭州师范大学冯学勤副研究员探讨了儒家静坐养心法与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指出了梁启超美学思想与王国维等人不同,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首都师范大学夏静教授探讨了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她梳理了观念史和思想史两条研究方法,指出两者应该取长补短,采用双路并进的思路是方法创新的关键。
与会学者还就文学理论、美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具体展示了文学理论如何提出新问题,走出困境的方法。南京大学赵宪章教授探讨了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的问题。在语言和图像“叙事共享”的场域,前者有可能穿越后者,使不透明的“薄皮”变得透明,“图说”由此被赋予了“言说”的深长意味。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文科改革的问题。她指出,文学教育改革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开展思辨性和感悟性相融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文学教育增强民族认同。浙江大学苏宏斌教授从现象学的角度探析了“艺术终结论”。他提出以直观认识论来认识审美和艺术活动,艺术就不会终结的观念。浙江师范大学刘彦顺教授认为,美学研究应该重新回到活生生的经验。他指出,“审美时间性”是美学的基本问题。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从身体和地方意识的角度探讨了生态批评。他指出作为推动人类返乡的尝试,生态批评已经部分地敞开了身体、空间、地方的关系。生态批评总是蕴含着地方诗学,应该更加坚定地回到身体和地方。温州大学马大康教授就话语行为与文学阐释的关系。他指出话语行为理论与现代解释学是内在贯通的。话语表述转向话语行为意味着从认识论转向存在论。吉林大学李志宏教授探讨了文学性、审美性的问题,应该以唯物辩证法认识论探讨文学问题。他指出文学形式分为本体性形式与技术性形式,语言等文学形式只是技术性形式;文学审美性来源于本体性形式。
域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对于当代文学理论的走向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会学者探讨了一些域外的当代理论,给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学理论走向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惠敏研究员指出了当代西方走向了文化理论研究。他探讨了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轮廓、任务等方面,从而认为文化理论是未来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走向。四川大学阎嘉教授探讨了戴维•哈维地理学、空间想象思想与西方的知识谱系、政治经济学、现代大都市和美学的关系,指出哈维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的独特贡献。浙江大学徐亮教授指出,在20世纪语言论转向影响下,理论的发展呈现出逐渐疏离文学“理论”,后理论提倡文学的回归,就是对此的反应。另外,语言及物性被摧毁,直接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基础,理论话语也开始以文学方式运作,体现出文学对理论的掌控。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探讨了美国文学理论家关于文学经典的关键概念“表征性阐释”,追溯了表征性阐释的由来,全面阐释了该概念的正解,指出了该概念的折中性。兰州大学张进教授探讨了文学研究的物质批评转向问题。他介绍了物质批评的四个方面,指出文学研究的物质性批评转向促生了一个新的跨学科、跨媒介和跨文化研究的新空间,勾画出新世纪文学批评的新景观。重庆师范大学王有亮教授对新批评派成员构成进行探讨,指出了新批评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暨南大学教授傅莹探讨了严歌苓的跨媒介作的域外经验和抗拍宣言和姿态。面对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学交接处。文艺理论扩容的问题,清理一下引入进来的话语很有价值。
总之,在理论变革的重要时刻,本次学术会议本着研讨问题的精神,认真探讨了文学理论发展诸多问题,从多个角度指出了文学理论发展之路。我们相信,理论不会死亡,理论在自我批判中前行,“理论未来的研讨”必然会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深入走向,问题的聚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网络编辑:孟凡生